相對我身邊的朋友,我的醫學常識不算豐富,有時人云亦云,有時相信自己未必有科學根據的一套。這幾年提升了運動量,我加深對身體的認識,運動變成一個跟身體「共處」的過程,「共處」包含了欣賞、學習、博弈、鬥氣、猜忌等複雜關係,身體彷彿變成我的朋友,傳神一點是歡喜寃家。
受傷痊癒 循環不息
這幾年我和身體之間建立一份信任(我相信身體也是信任我),這朋友甚麼時候開心和不開心,我相信自己有一定掌握。有了信任之後,我不再執着受傷這回事,除非痛到無辦法跑,平日我會帶着痛繼續跑,或者跑少一點、跑慢一點,但不會不跑,因為我知道自己一定會痊癒,這些痛是短暫感覺。想深一層,人生就是一連串大大小小的受傷組成,受傷後身體會痊癒,人生不會永遠停留於受傷狀態。我活,我動,我受傷,我痊癒,這是重複出現的循環。
很多人會認為我這些理論是怪論,屬自欺欺人,我媽媽和妹妹不時提醒我,不要運動得太厲害(對於不運動的人,任何運動都是太厲害),最後必贈一句:「你因住老咗周身痛。」老咗?
在上一代,我已接近退休年齡,即使在不少現代人眼中,我也夠老了,但我驕傲仍在跑。
我跟身體共處的感覺是舒服的,因為我知道只要自己不濫用這段關係,不當身體無到,懂得互相尊重,身體自有它解決問題的方法,痛是可以接受,因為痛始終會消失。我不敢大肆宣揚我的怪論,以為這是我作出來自己的手段,直至我看了《 The End of Illness》這本新書。
這幾年我和身體之間建立一份信任(我相信身體也是信任我),這朋友甚麼時候開心和不開心,我相信自己有一定掌握。有了信任之後,我不再執着受傷這回事,除非痛到無辦法跑,平日我會帶着痛繼續跑,或者跑少一點、跑慢一點,但不會不跑,因為我知道自己一定會痊癒,這些痛是短暫感覺。想深一層,人生就是一連串大大小小的受傷組成,受傷後身體會痊癒,人生不會永遠停留於受傷狀態。我活,我動,我受傷,我痊癒,這是重複出現的循環。
很多人會認為我這些理論是怪論,屬自欺欺人,我媽媽和妹妹不時提醒我,不要運動得太厲害(對於不運動的人,任何運動都是太厲害),最後必贈一句:「你因住老咗周身痛。」老咗?
在上一代,我已接近退休年齡,即使在不少現代人眼中,我也夠老了,但我驕傲仍在跑。
我跟身體共處的感覺是舒服的,因為我知道只要自己不濫用這段關係,不當身體無到,懂得互相尊重,身體自有它解決問題的方法,痛是可以接受,因為痛始終會消失。我不敢大肆宣揚我的怪論,以為這是我作出來自己的手段,直至我看了《 The End of Illness》這本新書。
這本書剛出版便成為暢銷書,作者 David Agus是全球權威癌病醫生。這本書不是自救手冊,似哲學多過醫學,作者認為我們應該學懂欣賞身體的「動態」,因為身體充滿活力,不停地在變。作者相信健康的定義是移動目標,隨着不同醫學科技年代,我們的心境在變,健康的定義也在變。醫學未必可治癒我們遇到的病痛,但作者肯定醫學加上我們的常識,可減低病痛的影響。
學習跟身體共處
這本書最精采的一章,是「 The Art of Doing Nothing」,標題說明了一切。 Serendipity這個字在本欄不是第一次出現,想不到這個字竟出現在醫學中,作者坦承我們痊癒的原因可能跟治療方法全無關係,只是我們一廂情願地在因果之間劃上等號。甚麼都不做有它的好處,我們可專注身體的自行痊癒能力,只要我們細心留意身體運作,有恒心地作出生活上的改變,日積月累,也是一種跟身體共處的方法。
這本書最精采的一章,是「 The Art of Doing Nothing」,標題說明了一切。 Serendipity這個字在本欄不是第一次出現,想不到這個字竟出現在醫學中,作者坦承我們痊癒的原因可能跟治療方法全無關係,只是我們一廂情願地在因果之間劃上等號。甚麼都不做有它的好處,我們可專注身體的自行痊癒能力,只要我們細心留意身體運作,有恒心地作出生活上的改變,日積月累,也是一種跟身體共處的方法。
作者希望我們尊重身體的複雜,身體的動態,接受不容易解釋的地方。健康是注重經常都在做的事情,從中找出改變,相信預防勝於治療,寄信醫學不停在進步,時時保持樂觀心境。我的健康之道是提起精神,穿上運動鞋,大踏步走出門口去跑步。
《 The End of Illness》作者 David Agus認為,人應該學懂欣賞身體的動態。 互聯網
蔡東豪 2012.4.5 逢星期五刊於《蘋果日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