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西貢.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西貢. Show all posts

Tuesday, August 23, 2011

毋忘大崩壞

自從2010年的毅行者後, 精B未踏足過麥徑, 為的是要保持對麥徑的熱情和一份敬意。我們今年的策略說來有趣, 要以五次的强悍操練, 把整隊的狀態提升至比賽水平。關鍵在於怎樣鋪排和執行這五次大操, 而每次都要是精采絕倫, 讓自己拍案叫絕的操練。

只有五次, 點解? 五次之外, 做咗乜嘢? 點解唔喺麥徑操多幾次?

精B参加毅行者次數總和是34次, 在麥徑縱橫數千里絕不為奇, 那個彎位那條斜度, 那個大石的位置我們都能在腦海裡順暢地投影出來。正如表演者踏上熟悉的舞台, 對射燈的位置, 台板的平整度, 聲音的迴盪力都異常稔熟。 他的動作, 呼吸, 氣勢, 和閉目後的場境都環繞這舞台。麥徑就是這樣的成為了精B的毅行舞台, 每次踏上都想要盪氣迴腸, 踩山操練與踩着舞台演出的心情彷似一樣。

八月廿一日第一次操練, 一至四段。清晨六時半北潭涌起步, 烈日比我們更早出場。在全港最東面的路段, 太陽一出便要壓場, 湖水靜止風雲迴避, 只有精B斗胆冒犯快步闖入禁區直搗東壩, 還在此快活拍照留念。然而心裡知道, 剩下路段危機四伏。


在久違了的西灣山, 上山步伐是快了一點, 危機意識也是慢了一點, 這一點點的輕視在高温下造成體力極速消耗, 到了山頂涼亭TC勒令休息防止撞牆。時間為2小時10分, 山下湖水的熒光藍反照烈日, 好不友善。我們, 只過了一座山, 情况不妙。

深呼吸一口氣, 步出涼亭腳踏第一步熱力撲至。此刻大家深知今天主題便是慢行, 精B最難馴服的一課, 要慢到自己都不相信方為合格。慢行, 是對麥徑山群的敬意, 是先要放下超級毅行者的帽子, 做回毅行者共同進退。我們以四小時卅分到北潭凹, 比正常慢一小時, 沒有不適初步過關。

正午, 烈焰陽光強勢壓下, 上第三段首個攻頂沉着應戰步步為營。之後, 上雞公山前的幽谷滙集所有熱力, 無法停留一刻半秒, 唯有強行再攻頂。2010年9月, 精B大崩壞就在雞公山, 不敢回想未敢忘記; 這次於第一課大操, 氣溫38度, 我們不卑不亢放下速度時間距離, 就是要在這裡戰勝大崩壞經歷重生。

强悍操練第一課, 命運注定要以同一路段, 同一高温, 來毋忘大崩壞, 一切從這裡開始。未知重焉知輕, 夏日每天的過去, 我們的步伐只會越來越輕的步入一連串操練。

咁, 究竟點解要係五次? 講完一輪都未能揭曉。
2011年, 精B毅行要訣就係呢度, 敬請留意。

Monday, December 27, 2010

Our Hometown Run

Boxing Day清晨十度寒風, 飲飽食醉後更難擺脫暖暖被窩。久休復出的Tony約練跑, 努力備戰的Nelson漸入佳境, 懶惰的我不敢放鬆, 深呼吸一口氣便彈出床邊, 準時7am到北潭涌起跑。這麥徑的第一段, 算是我們的Hometown, 一年四季上落來回無數次, 仍覺得風景優美得令人心醉, 不枉捱凍早起。

Tony養傷後第一課要試腳不能急進, 但又想有質感, 我們決定不計時光跑25km。說來輕鬆, 十度寒風下首次全程著住風褸唔想除, 十度加強風下堤壩上不能跑直線。風景仍然優美, 心曠卻難神怡, 呼呼奪人的風聲正測試我們來練跑的誠意。

好消息, 我們先跑到壩底回頭再往西灣亭方向跑上一段長命斜, 做足所有嘢跑回北潭涌停車場, Tony後段還越跑越快, 可喜可賀。最後嘆返個丁麵暖身, 吹吹水心滿意足。

TC, 我哋有新計劃想頭等你一齊討論, 快D好番啦!!

Monday, October 18, 2010

自己練習

這個週末, 因隊友各有各忙, 沒有相約一起練.

那麽一個人, 怎樣練? 有想過不練, 給自已好好的休息. 但檢討上次的大崩壞, 主要原因是練習不足, 再加上體重超重所致. 所以今天操練的目的很簡單, 就是繼續保持現時的狀態.

要選一條適合的路線, 不危險, 補給比較容易和大慨4個小時的操練時間. 最後,路線是從北潭涌停車塲出發, 到東霸底回頭, 回到迴旋處涼亭, 轉右到西灣亭. 到達西灣亭回頭, 然後再返回停車塲, 全長大慨32公里路程. 在迴旋處涼亭附近放了補給.

秋高氣爽, 陣陣涼風吹來, 一點都不熱, 用最舒服的速度跑, 感覺很好. 沿途遇到很多參加毅行者的朋友在練習, 一點也不寂莫. 從西灣亭回程, 有點兒累, 但心情輕鬆, +分享受這次練習. 到達停車塲, 時間是3小時50分. 希望繼續提升自已的體能, 不要成為隊裏的包袱。

Nelson

Monday, January 25, 2010

西貢的懸崖

我愛冬日這字, 冬天裡的陽光柔和可親, 可惜這幾天柔陽欠奉, 陰冬不止; 那陰陽怪氣令我想起最近那套《吸血新世紀2 : 新月傳奇》。當中一幕有幾位壯士(狼人) 在懸崖邊上鬧哄哄, 為作懸崖跳水高呼起來, 異人跳崖異常興奮可合情合理, 換作常人可會如此?

我想起馬家輝為電影《不忠誘罪》, 揣摩女主角內心掙扎的一段文字:
掙扎是跳墮情慾懸崖以前的例行儀式,往下望,崖深萬仞,山風勁颳,你很想打退堂鼓回家過你的靜好日子。懸崖之下有何仙境?縱身一跳究竟是何滋味?百個問號令你終於忍不住閉目踏前,在失神衝墜的瞬間,張開全身每個毛孔,勁風簇簇貫入血液,你忽而後悔為甚麼掙扎那麼久,卻亦暗自高興幸好曾經掙扎;直率而為的快感只是快感,若欠掙扎,快感怎能成為無憂的快樂?

唉…很複雜, 我還是喜歡冬日的陽光, 柔柔的打在水面上泛影着堤壩上的涼亭, 流着汗跑向我的目的地, 然後感謝我有一身健康,享受冬日裡跑步閒情,享受靜好日子。

…西貢的海岸懸崖甚多且能撩動人心, 為這星期的跑步練習添上低沉怪異的氣氛。

Saturday, January 23, 2010

我怕梁振英

我的人生一大樂事,是欣賞賓士 (Ken Burns)的長篇紀錄片,剛看完賓士片長十二小時的新作National Parks-America's Best Idea,情緒特別高漲。每次看賓士的紀錄片,當接近尾聲的時候,都有依依不捨的感覺,因為不想它完結,我想這是一個觀眾對紀錄片製作者的一種致意。九十年代初次接觸賓士的 The Civil War,驚為天人,從此愛上了這段引人入勝的美國歷史。他其他的作品Baseball、Jazz、The West、The War我都一看再看。

賓士的紀錄片糅合了歷史、人物、攝影和音樂,把一些熟悉的題材用自成一格的手法拼出一個個歷久彌新的故事,例如市面上有很多以二次大戰為題的紀錄片,但賓士的The War 拍出的故事味道,令資深二戰迷看得如癡如醉。從較深層次看,賓士紀錄片都是在探討一些普世價值觀,例如自由、平等、開放,以往都是從字裏行間滲透出來,不過新作National Parks -America's Best Idea就明刀明槍,把這些價值觀赤裸裸地訴予觀眾。

全民共享大自然
國家公園是美國的一項發明,並出口全球。美國政府保護土地以供公眾使用和觀賞,始於1864年的加州Yosemite Valley (後來成為Yosemite Valley國家公園),美國國會把這個新主意變成聯邦法例,簽署這項法例的總統是林肯。全球第一個正式的國家公園是1872年立法保護的黃石國家公園。今日全球有約四千個國家公園散布在約二百個國家。

十九世紀的歐洲,最壯觀和最美麗的天然風景大都屬於皇帝和貴族的私人財產,公眾有幸觀賞到這些景色,要得到有權有勢的人施捨。一群愛好大自然的美國人在十九世紀開始推動一個新概念 - 大自然是屬於公眾,政府有責任主動保護這些公眾財產,確保全民可享用,而保護的方式就是甚麼都不要動,天然狀態就是最美麗。

表面看,保護天然財產是環保工程,但表層下,這是美國人對民主的追求,散發着自由、平等、開放的氣息。換句話說,設立國家公園是大自然民主化,代表這些天然寶藏不屬於有錢或有權勢的人,它屬於你和我,所以所有人都有責任去保護它,讓我們的子女可世世代代去使用和欣賞。推動國家公園最出力的美國總統是老羅斯福 (Teddy Roosevelt),在他任內美國國家公園數目從五個增至十個 (現有五十八個),他對國家公園的寄語是「For The Benefit And Enjoyment Of The People」,他這句話刻在黃石公園北入口拱門上。

港英留下一片好空間
香港四成土地面積是郊野公園,這是英國殖民地政府留下給香港人。被譽為在香港建樹最多的港督麥理浩,以他命名的「政績工程」,最為人熟悉的應該是橫跨多個郊野公園的麥理浩徑。回歸十二年,特區政府未有大肆改動郊野公園政策,以特區政府施政水平來推斷,「無做嘢」是德政。這十二年特區政府其實也無意中為郊野公園做了一件好事,2003年特區政府處理沙士的手法弄至民怨沸騰,市民知道要自己幫自己,於是聯群結隊郊遊,不但強身健體和心曠神怡,還可避開高感染地區;這時候香港市民開始大量使用郊野公園。要保護一件東西,最重要是要有人去關心它。

賓士紀錄片、麥理浩、郊野公園,怎樣會跟梁振英扯上關係?

聽聞梁振英非常在意別人對他的評價,因此我要很小心寫以下的文字,而最小心的方法之一,是在儘量避免斷章取義的情況下,引用他的文字。梁振英一定很關心郊野公園,因為他在近期三篇文章中提及郊野公園,特別之處是這三篇文章主題跟郊野公園都是無關。他的文章主要談及香港社會的流動性,而出發點是他最熟悉的房屋政策。郊野公園沒有「惹」梁振英,是梁振英選擇評論郊野公園的存在價值。

「原來在香港,統計數字上的「中產」,居住面積是五百呎,原來面積條件七百呎,已經遠遠高出人們心目中的「中產」。這是私人住宅的「中」,如果把公屋一起算,全港住戶之中,有五百呎的住所,在面積上已經是「人上人」。香港私人住宅面積的分布情況,換句話說,香港私人住面積質量,多年未變。
數字同時說:香港有四成的土地面積,劃為郊野公園,為花草樹木、雀鳥蝴蝶提供優質的生活環境,神聖不可侵犯;據說郊野公園的面積還要增加。把這些數字放在一起看,大家有什麼感想?」

〈數字說明:階層差距遠超想像,議事施政慎防誤區〉,《明報》,2009年10月30日
「香港的郊野公園佔本港總面積的40%,郊野公園是香港的驕傲,我絕對喜歡,但是回頭一想,大部分打工仔每周工作6天,九成的住戶沒有海外女傭幫助做家務,第七天在家中還是要忙家務、忙孩子的事。當大部分基層香港人無暇享受郊野公園,同時居住空間擠迫,擴大郊野公園的範圍的意義是什麼? 」

〈社會問題不會自動消失,繁榮共享,惡果共嘗〉,《明報》,2009年11月6日

「每人每天努力應付的,是維持生活的必需,我們有令人驕傲的郊野公園,但有多少人去親近?我們有讓人羡慕的維港海岸,但有多少人去流連? 」

〈人心肉做,有心就有法〉,《明報》,2009年11月13日


山是誠實最可靠
梁振英對於郊野公園的看法,我相信我應該不會解讀錯誤。我不同意他的看法,不願見到政府更改現行郊野公園政策,然而在現行的行政長官選舉框架中,我沒有機會去行使我的投票權利,無法表達我對梁振英的郊野公園政策的不同意見。

在香港六成土地面積上,我們見盡欠缺透明度的政府運作、不平等的政府施政、官商勾結、利益輸送。在另外四成土地面積上,我們得到一個感覺上自由、平等、開放的環境。在郊野公園,地產富豪的權益不比其他人高,他們跟我們看到龍脊和紫蘿蘭山的風景是一樣的 (地產富豪看到的或許是2萬元一呎的豪宅樓盤,然後對自已說:「拍樓盤廣告唔使去法國」)。山不會「發水」,山是誠實和正直,在山上我們彷彿尋找到社會公義。

美國人視國家公園為民主象徵,以身驅、血汗、金錢、法例去保護,確保世代流傳。香港的郊野公園的確是香港人的驕傲,假如梁振英成為下一任行政長官,由他領導的特區政府,會怎對待這一大片可供地產商發展的土地?市民有辦法保護它嗎?

我怕紫蘿蘭山變成一個樓盤,我怕西貢大浪灣變成一個綜合度假村,我怕梁振英。

撰文:蔡東豪 Tony Tsoi / 2010.1.23 逢星期六刊於《信報》

Thursday, January 21, 2010

快樂原來很簡單

操練時, 無論練跑或練山, 到了尾段總會有一些”悶位”, 體力下降鹽份流失水又吹完, 但我們甚少借故減慢速度。這時候推動着我們的可以是一碗餐蛋麵, 那充滿味精卻令人垂涎三尺的餐蛋麵。

在雙凹(北譚凹到鉛礦凹)的特訓中, 我們不惜挪用寶貴時間瞇著眼睛盡情品嘗在第五段沙田拗道的餐蛋麵。我們都很有信心這碗麵的滿足感定會加强後段的表現使我們能達標完成!

大東/鳳凰的路段, 我們稱之為”八達通”練習, 為應對大上大落的肌肉不斷增值。增值夠了才敢衝出大嶼山進攻雙凹。在鳳凰山頂急降到心經簡林, 未敢回首這反彈之路時, 還是先來一碗味精佳肴配上高糖可樂, 從未如此開懷享用這些Keep Fit 禁品。鹽份及糖份得以補充, 又是一條好漢, 我們齊來準備一日內第二次的鳳凰攻頂之路。

跑完第一段十多公里後, 在北潭涌的小賣店, 在翠綠的樹蔭下, 清風送爽心情愉快, 和朋友一起慢用一頓餐蛋麵也笑談一番, 那是每次到西貢跑步的最大樂趣, 快樂原來可以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