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半馬.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半馬. Show all posts

Sunday, April 25, 2010

大尾督, 紮實的一步

上山, 我們不怕熱, 落山, 我們不怕痛, 卻最怕連場大雨滿路泥濘, 舉步維艱。加上身處高地只好邊跑邊想, 吉人自有天相, 霹靂雷電應該不會選中我…

跑步帶給我們的自由包括在下雨天, 我們再不會在清晨因下雨左思右想, 結果呆在家中卻又眼見雨後陽光悔恨一場。這會是一星期的黯然, 還要從星期天開始。前兩星期天氣持續不穩, 但精B的訓練卻穩打穩紮, 穩步向前。

連續兩星期我們到大尾督試跑美津濃半馬的路線, 由大尾督跑至鹿頸折返再上提霸來回後跑回停車場。途中有一條約兩公里的長命斜, 由水平線上斜再返回鹿頸的水平線, 來回x 2, 落幾多上幾多。出黎行一定要還, 多豪氣的路段。

跑往鹿頸途中不斷有各款超級跑車磨拳擦掌, 以一束電光之勢在我們身旁擦身飛逝。於我們, 這等用腳一步一步挑戰這路段的人, 踏破跑鞋, 擠壓肌肉, 踏出痛楚, 為的是要跑出自我, 享受流汗的質感, 上斜的阻力, 落斜的快感…想到這裡我是有點莫名的沾沾自喜, 莫怪莫怪。


兩星期前第一次跑到鹿頸稍作休息請茶座老板娘為精B寫Blog拍照取景, 誰知老板娘心血來潮作多角度拍攝, 細看之下發現曾特首也到此一遊與她合照過。究竟Sir Donald為何會來到BB開心士多? 打住煲呔來到山明水秀的鹿頸, 嘆住奶荼遠望藍天浮雲, 會否別有一番風味…


上星期為慶祝Nelson歸隊練習, 興之所至我們越過開心士多, 沿鹿頸再進入南涌紅樹林一帶, 欣賞雨中的白鷺, 寧靜優雅; 遠離塵世來到天后宮。回程一段比去程快, 繼續上上落落轉波(註)加速, 用我們的心神意志控制全身以高效能運作跑回大尾督停車場。全長24公里超越了半馬距離, 精B在雨中向全馬踏出了紮實的一步。


註:
精B用語 - 轉波

跑步上斜需要改變重心, 運用不同的肌肉, 保持小步均速, 耐心穩步向前便可。落山及平路跑也有各自不同的對策, 變動適宜有助保持體力長跑長有無懼上斜, 這些變動有如駕駛時轉波對應不同的路面需要。

Sunday, March 14, 2010

究竟得唔得?

首戰半馬後兩星期感覺仍然愉快, 問題下年玩乜?
這答案確實與否, 我們決定要用腳冒犯一次, 在山裡尋找確據。

這次的路線由北潭涌停車場出發, 沿麥徑第一, 二段跑, 再從北潭凹跑回起點。以我們的毅行者速度作基準再以跑步加速作試練, 全程快則需用4小時完成。在山裡能跑4小時, 保守估計體能消耗應可與馬拉松並論, 時間相約動作相近。

自從毅行者之後只顧練習上上落落的跑步, 四個月內沒有操山心裡有點戰兢, 怕毅行者練來的老本都沒了。豈料跑完10多公里後上西灣山健步猶在, 步履明快, 始知長跑練習確實有助上山的段練, 亦減少了以往的拖泥帶水。在西灣山頂我們未敢確定, 到了落赤徑前的蚺蛇尖起點我們知道了;這年的毅行者又多了一項武器待我們開封。

毅行者與馬拉松不斷在我們腦中crossover, 跑山似為確定明年全馬的目標, 卻又確切地為今年毅行者的功力提升, 那異曲同工之妙實在要親自經歷過才能領受箇中奧妙。這次我們就以4小時達標跑完; 沒剩了。 我們深知這次的〝去盡〝, 會成為一年內的信心指標, 推動我們向着標杆直跑, 唔再想究竟得唔得。

且慢, 這次勢如破竹的狂奔不代表我們在100公里長途賽的表現, 也不代表我們對全馬已準備就緒。相反, 怎樣平穩地在這水平上扎實前進或把距離拉長是我們面對的重大課題。如常每週一次的練習不再足夠, 怎樣在穿梭中港外地的weekday裡保持練跑是一大難題。方法總比困難多, 怎樣解決略有眉目, 待我們掌握到一點心得時再和大家分享。

Monday, March 08, 2010

膠袋男與女英雄

十多年前我聽完這個故事後,開始對毅行者產生興趣。毅行者本來是英軍的訓練活動,後來開放予公眾參與,作出這決定之前,英軍方面其實不完全放心,擔心公眾低估毅行者的難度,比賽期間可能會出現大量意外事故。毅行者第一年開放予公眾的當日,負責安排比賽的英軍上校在北潭涌起點憂心重重,行來行去,自言自語,如緊張大導演。起步前,他對同事說:「我真係好驚會出事,你睇下這位男參賽者,他的外形不似經過操練,裝束似行街,最離譜是他拿着一個超級市場膠袋,根本不理解毅行者的難度。」

似跳舞多過跑步

比賽接近尾聲,第一屆毅行者非常成功,上校在終點帶着笑容看着參賽者一個個走回終點。他流露最燦爛笑容的一刻,是見到拿着超級市場膠袋的參賽者到達終點。

今年我首次參加渣打馬拉松的半馬,早上六點起步,心想五點半到起點,時間應該充足。我準時到達尖沙咀,人有三急要去洗手間,誰知排隊去洗手間用了差不多二十分鐘。起步的時候我排到非常後的位置,遠到連起點也看不到。

開跑初期我被困在人群中,要超越其他人,便要左閃右避,似跳舞多過跑步。最令我鬱悶的是,抬頭一望,前面是一望無際密麻麻的人海;條路又窄,樽頸位又多,心想要爬頭亦不可能爬得幾多個,倒不如乖乖在人群中慢慢跑,心情受到影響。

今年是我第一年參加半馬,沒有往績作參考,所以對成績也沒有太大期望,但我肯定今年成績受到起步排得太後,被困在人群中的影響。請各位見諒,運動員大都是姓「賴」。

困在人群中令我洩氣,是因為見到四周圍的跑手,這些人燕瘦環肥,奇形怪狀,橫睇掂睇,我才似一個跑手,我沒可能跟這些人一起跑,我是屬於前面,不是這裏。最衰都是自己,離家前飲得太多水,被迫起步前已大墮後,我警惕自己明年一定要作好排頭位的準備。之後自我安慰,跑慢一點也不是壞事,接受吧。

人群中,有一個人特別令我留意,是一位女參賽者,她身高約五呎,跑姿「特別」,每步都露出辛苦表情,起步初期她一直在我附近。我心想,英雄被困尖沙咀,忍一刻吧,很快便擺脫這女子。

比賽離開尖沙咀,人群開始沒有那麼擠迫,我在水站又見到這個女子,我向自己解釋,因為飲水而停下腳步,她追上來也不出奇,況且時間尚早。

最重要東西在內裏

愈跑人群愈疏落,賴無可賴,完全憑自己實力。入西隧之前,超越一個巫婆打扮的外籍參賽者,心想幸好跑得快過巫姿,否則無地自容 - 但點解要到西隧才能超越巫婆?

離開西隧到水站,慢下腳步飲水,嚇然再次見到這女子,我開始感到不妙,路程過了大半,這個五呎不夠、跑姿「特別」的女子竟然再遇上她。由這一刻開始,我的馬拉松目標變成要快過這女子。

最後見到這女子是在會展附近,後來跟她失散,不知道她的成績如何。不過跟我同時在會展出現,成績應該也不會跟我相差太遠。她是我今年馬拉松的最深刻回憶,她是我的馬拉松女英雄。

我的女英雄跟英軍軍官的「膠袋男」一樣,他們都是真正的運動員,他們全情投入,以自己的信念和目標完成比賽。我想起馬丁路德金博士「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說,其中一句是「They will not be judged by the color of their skin but by the content of their character」;運動員最重要的東西在內裏、在腦海中、在內心深處,跟膠袋或身高無關。

我繼續姓「賴」,明年考慮在美麗華酒店租間房,去洗手間就不用排隊,確保在起點排頭位。我敬重女英雄,但明年不想再見到她。

撰文:蔡東豪 Tony Tsoi / 2010.3.6 逢星期六刊於《信報》

Saturday, March 06, 2010

愛上馬拉松

TC 及「我們仨」的感想都寫過了。
跑半馬產生的安多芬久久不散, 那我便寫一些感性點的愉快體驗。


首戰半馬, 愉快的感覺長留至今天, 要以15km練習來細想回味。

愉快是從當天清晨4:30am開始, 街上人來人往充滿生氣, 月台上站滿了健兒整裝待發, 車箱內如上班時人頭湧湧卻沒了上班時的死氣沉沉…我住在新界北。

5:30am的尖沙咀如新年倒數般非常熱鬧, 我還能看見夜蒲人不甘寂寞的臉孔, 他們的眼神彷彿覺悟到甚麼是快樂, 甚麼是有型自信。這時這刻的麗人們, 在這夜蒲之地竟顯得格格不入無處藏身。起點那裡也有強勁音樂, 盡情為跑手準備衝上雲霄的一刻。用力量不用酒精。

6:00am起步後氣氛由高漲迅速轉為平靜, 大家專心做好Warm Up, 或專心控制步伐捕捉任何爬頭的機會。我們從龍尾起步, 頭5km逢人過人, 雖然pace受一點影响, 但沒有犯上起步太快的錯誤, 造就我們在後段順暢加速的過程, 或許這是對應濕熱天氣的無心插柳。

由圓方轉往荔景仍相當擠湧, 雖然各有目標各自努力, 大伙兒踏步跑的腳步聲相當激勵, 香港人在這清晨壯志豪情地齊心做一件事, 而我在其中享受這刻意想不到的情景,「來呀, 我們加把勁! 」 這7km實在太快便過去。

未幾, 到了傳說中的西隧, 從未到此的我戰戰兢兢進入這打倒不少跑手的神秘地帶。落斜的一段刻意放任闊步加速為自己打打氣。到了管底可能大家都懷着戰兢的心情, 可以感受到那一點點緊張氣氛懸浮半空。忽然遠處傳來一聲高呼打破沉默隨即一呼百應, 實行來個西隧人浪壯大士氣。盪氣迴腸的聲响震撼全管決意齊心衝出西隧, 香港人無有怕!!

進入港島區才確實知道香港真的狹小, 轉眼便進入到銅鑼灣。身體狀態仍然很好還有余力四圍望八掛一番, 看見一大束鮮花不以為意。後來才知道一直走在前後的女跑手在終點同時完成愛情長跑定下終身, 也為我首戰半馬的體驗添上美好愉快的感覺。


TC: 冰島的挑戰真的很吸引, 是努力練習的最佳動力, 幻想一下自己是村上春樹, 不亦樂乎。

Monday, March 01, 2010

全馬,我來也



這方面我是有經驗的,毅行者完成後24小時參賽者許下的諾言不算數。這段時間參賽者仍然沉醉在興奮 (或失落) 中,這股「未落格」的氣會影響人的理性判斷能力。過去十年,每年完成毅行者之後我都跟自己說這是最後一年。因此,我知道我這時候說的一切是有豁免權。

但我真是想得很清楚,不是受一時興奮的影響,我不需要這個豁免權,我明年會參加全馬。
…………
精B的渣打馬拉松成績︰

(半馬)
Tommy,Tony︰2小時9分
Nelson︰2小時15分

(全馬)
TC︰4小時1分

Tommy、Nelson和我是第一年跑半馬,遇上悶熱天氣,對表現是有些許影響,不過最大影響應該是起步初期,在人群中被迫慢跑的悶氣。我們欠缺經驗,起步時排得很後很後,後到連起點也看不倒。起步初期不能以自己的步束跑,反而要左閃右避,大大影響心情。我相信時間所受到的影響未必很大,最多是5至10分鐘,但打亂跑步的節奏。我相信大家都知道,運動員是姓賴的。

Nelson受天氣影響,速度慢了少許,Tommy和我嘗試去等他,但在人群中站着或拖慢腳步不是易事,最後決定用自己的速度跑,大家的時間差距也只是幾分鐘。TC 以為今年壯態甚佳,但敵不過天氣,未入西隧便老抽兼肚痛,首次拜訪急救室。但他想到我會在Blog報告他的成績,唔想樣衰,最後以不錯的成績完成比賽,心情由大壞變大好。

精B半馬我們總算達成賽前部處,全程跑,一步也不行,要以最快速度完成比賽。比賽完成後,精B跑精電其他參賽者和支援同事飲早茶,吹水跟跑步同樣精彩,不亦樂乎。總括整個馬拉松經驗非常愉快,跑之前和跑之後同樣Feel Good,明年一定再來。問題是,明年玩乜?

我決定了,明年全馬。Tommy、Nelson,我唔想給你們壓力 (來吧!),但我估計全馬會是一個更美好的經驗。

Tuesday, February 23, 2010

是有點不同

距離渣打馬拉松不足一個星期,心情依然輕鬆,輕鬆至唔多覺。

每年毅行者之前一個星期,腦裏面全是關於毅行者的各種細節,儘量調整生活節奏,一切以比賽為上。但今個星期我做齊毅行者前不做的事情,包括容許自已膝痛、傷風不清、出差內地 (要過夜)、晚飯應酬等。

或者馬拉松始終是新歡,暫時不可能動搖毅行者的正室地位。

不過很多時事情就是不知不覺地發生出來。今年的半馬除了是毅行者的操練,也有可能是我們真的愛上馬拉松的開始。

Sunday, January 17, 2010

渣打馬拉松

精B參加了今年的渣打半馬拉松比賽,目的不是要作個人突破,主要是希望提升在平路上的跑步速度,雖然我們也訂了一個目標 ─ 少於兩小時完成。要知道毅行者的一百公里路程中,有一半是平路,如能提升跑步速度,對達到少於18小時完成全程的目標有直接影響。
公司特別聘請一位資深教練,指導參加渣打馬拉松的同事,教授熱身步驟和正確跑步姿勢,做到步幅大兼省氣力。對於半途出家的業餘馬拉松參賽者來說,很有啟發性。

我平日的練習熱點是沿著城門河來回「明星畫舫」至「乙明邨」。跑多少個來回要看當天的體力而定。授課後的第一個週末,我試用新的跑姿,完成了三個來回後,時間比之前的跑姿快了十五分鐘,很有滿足感,而且不覺太累。我會續漸提高里數,為半馬比賽做好準備。

對於達到毅行者的目標又跨前了一步。

Sunday, January 10, 2010

北潭涌畢業

對跑手來說,北潭涌 (即麥理浩徑第一段) 非常理想:路程適中 (到壩尾單程約11公里) 、路段有上有落、風光明媚、對駕駛者交通方便。精B多次在此練跑,但每次都是有頭威冇尾陣,回程時上山路段以行代跑,始終有點不完滿的感覺。

今日天朗氣清,温度回暖,精B終於以2小時18分完成反彈,最重要是跑足全程。據TC說,這段路的難度高於渣打馬拉松賽道,為我們的半馬夢打下強心針。

Saturday, January 02, 2010

新年跑大運



「1月1日,7點,陽明山莊,跑約2小時,平路和斜坡。」

發出這個電郵的時候,以為反應不會太好,特別在熱戀中的Tommy,除夕夜點都要陪女朋友去尖沙咀迫一番,誰不知所有隊友在極短時間答應出席。.

1月1 日的清晨,對許多人來說是敏感時間,因為太早起身出街被人撞到,代表除夕夜冇節目,冇面至極。精B 3位有家室人士已活在無須扮嘢的境界,新年早上一早彈起,不運動其實會好悶。

TC和我最近發現陽明山莊大潭水塘四通八達的引水道原來非常好跑︰有停車場 (根據我的經驗,即使把車泊在路邊被抄牌機會不高)、有如八陣圖的跑道、有樹蔭,最緊要是有斜路,可Simulate渣打馬拉松的賽道。下個月舉行的渣打馬拉松,TC照舊跑全馬(約3.5小時),Tommy,Nelson和我首度出戰半馬。因此,今年1月和2月,2010的毅行者操練由行山轉為跑步。

新年日清晨跑上跑落,跑足2小時,質感十足,跑馬地祥興吃過早餐吹過水,滿意地回家,迎接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