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10, 2014

我跑,是為了玩



拙作《跑步與存在》的自序,提到已故《跑步哲人》George Sheehan,指他是把跑步和寫作結合的先行者。我看過他大部分著作,我的跑步世界觀,或多或少,受到他的影響。George Sheehan寫作中一個不停出現的概念,是玩(play)。他把玩提升到一個高至可能不能再高層次:人的存在,跟玩分不開。

玩是甚麼?我們在問這問題,證明我們有問題。一些人不需問這問題,玩是甚麼對這些人來說,太自然,這些人是小孩。大人對小孩說,玩半小時,然後做功課。玩半小時!廢話中最廢是這句,玩對小孩是一件無窮無盡的事,完結只在兩個情況下出現:大人強行終止,小孩筋疲力盡。

留意小孩玩的時候,他們全心全意投入,心無雜念,時間過去更加沒感覺。在小孩心裏,這一刻只有純潔的玩。天人合一,活在當下,成年人窮一生追求的人生境界,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原來我們長大過程中,不知不覺失去玩的能力,到了中年,拼命重拾一些所謂人生意義,全是我們曾經擁有的東西。問題根源是,我們變成不懂玩的成年人。

玩是一件沒目的的事。試問小孩:點解要玩?答案是,唔知點解,只是想玩。玩沒目的,不是為了賺錢,不是為了強身健體。玩和工作的分別是,工作給予我們工作以外其他價值,例如金錢、自信心、成功感。工作本身無價值,工作衍生的價值給了我們工作的動力。玩的價值在於玩本身,玩不會衍生其他價值。

大部分人跑步,是有目的,彷彿是做一件工作。跑步本身對大部分人沒價值,細心想,跑步沉悶、耗長時間、對身體製造負荷,壞處隨時多過好處。跑步的價值來自跑步帶來的其他東西,例如減肥、保持健康、挑戰自己、認識志同道合朋友等。因為這些原因跑步,固然沒問題,我相信大部分人跑步,都是為了這些含目的之原因。不過,大部分人跑步,不能持續下去,是因為跑步不是玩。

當跑步是玩,我們變回小孩,跑步不悶,感覺不到時間過去,忘記痛楚,我們跑步就是因為鍾意跑步。跑步有助減肥、令人健康、可挑戰自己、認識一班朋友等,這些事情是好,不過是bonus — 有的話開心,冇的話無妨。

只有當跑步變為玩,跑步才可自發持久下去,不需外來力量幫助。當跑步的動力來自跑步本身,我們開始感受到玩帶來的力量:從跑步中成長,及認識自己。小孩長大後,逐漸失去玩的能力,可能就是我們活得不愉快的原因。步入中年,我們花錢上課程、請教練、買裝備,就是為了重新教自己怎去玩。


蔡東豪  刊於蘋果日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