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bruary 07, 2010

三類毅行者




參加毅行者最令人難忘的時刻之一,是一大夥人聚集在起點,等候起步的一段時間。這段時間樂施會總是安排達官貴人致辭,我相信這些嘉賓也很清楚,台下沒有人有興趣聆聽他們的說話內容,致辭是指定動作而已,大家心照。參賽者此時情緒高漲,過去幾個月操練的苦與樂已成過去,The Moment of Truth 就在前面,大家準備就緒,盡情享受(及去折磨自己)。在人群中,我會留意四周的參賽者,心裏猜想他們是屬於哪類型毅行者?

我認為毅行者是可以定型,型格在比賽之前已經形成。我把毅行者分成三類型︰

一、「要贏型」。這類型毅行者的參賽動力是要贏—贏取獎項或別人的羨慕。他們一是立志名列前茅,一是誓要擊敗指定對手,例如同學、同事、朋友等。要分辨「要贏型」毅行者不難,試想像當獎項和別人的羨慕不存在,他們會否為毅行者繼續投入這麼多精神和心血?

「要贏型」毅行者為了做出佳績雖然要付出很多,但他們從成績上得到快感,這種喜悅不是普通人能理解。可是「要贏型」毅行者很容易從英雄變為可憐蟲,這轉變過程可快可慢。「要贏型」毅行者遇上高手,赫然發現一山還有一山高,你肯付出很多之時,有其他人肯付出更多。更殘酷的是,狀態會隨年紀漸大或操練時間減少而下降,贏可能成為一個愈來愈遙遠的目標。

「要贏型」毅行者另一個不好之處,是容易頭腦發熱,以為自己好醒。他們最極端的表現,可能是為了贏而不擇手段,做出不當行為。從毅行者賽前賽後出現的爭拗和是非可見,千萬不要低估一個籌款活動參賽者的求贏欲。

二、「挑戰自我型」。這類型毅行者同樣重視競爭氣氛,不過競爭對手是自己—時間要比去年好或創出自己最佳成績。「挑戰自我型」毅行者的參賽投入程度未必比「要贏型」毅行者低,他們為自己定下目標,勇往直前,誓要達標。論人數,我相信這類型毅行者應該是最普遍。假如樂施會進行調查,「挑戰自己」應該是參賽動力的第一位。

外間人覺得「挑戰自我型」毅行者最有趣的地方,是一方面敬佩他們為了挑戰自己可投入這麼大的心力,另一方面覺得可笑,不明白這些人為何要日行夜行,為了榮耀尚可理解,但為了「挑戰自己」折磨自己,投入和回報太不成比例。

「挑戰自我型」毅行者不好之處,是很容易定下自己不可能達到的目標,隨之而來的是失望和無助。人的通病是高估自己的能力,相信「有志者事竟成」這句話,以為下定決心去做就一定能做出好成績。人生的變數太多,把目標定得不合理,是失敗的開始。

人對運動的理解存有一個謬誤,以為操練愈多,成績愈好。我們不會忘記一些運動員怎樣憑意志和努力,不斷鍛煉,成為世界級選手的故事。「挑戰自我型」毅行者很容易把毅行者變成一種Obsession,理由是不停有全新或未能達到的目標,因此,永遠有做得好一點的衝動,永遠有明天的操練。任何事情變成Obsession都是不健康,包括是健康的行山運動。

三、「自我感覺良好型」。這類型毅行者是為了身體和心靈的健康而參賽,相信行山是有益的活動,令自己睡得更好、身體更健康、精神更飽滿、做事更起勁……總之想生活變得更好。這類型毅行者的目標虛浮,好聽一點是充滿彈性,一時希望在第八段要走快一點,一時是立定主意在下一個檢查站一覺,更多的時間是希望四人一齊衝過終點。

「自我感覺良好型」毅行者的目標不停在變,即是目標永不能達到,參加毅行者可以是一件永恒的事。他們真心喜愛大自然,喜愛行山,喜愛同朋友一起。這類人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不容易讓興趣變成Obsession。
在哪裏找到「自我感覺良好型」毅行者?在毅行者結束後的一星期,他們會聯群結隊上山,目的不是為了明年比賽備戰,而是想行山。

目標虛浮不代表不需要紀律和信念,相反,這類型毅行者在沒有明確目標下付出的可能是更多和更堅實,最值得人羨慕。

我參加了毅行者十年,以上三類型的毅行者都做過,現時介乎第一和第二類型之間,偶爾以為自己好醒,幸好四十五歲的身體很快把自己從雲霄帶回地面。我最渴望做第三類型,一直長久行下去。

撰文:蔡東豪 Tony Tsoi / 2010.2.6 逢星期六刊於《信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