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February 20, 2010

這是你應得的

註: 以為為信報寫文章,長度可胡作非為,寫沙道柏一發不可收拾,寫了三千多字仍意猶未盡。編輯 Say No,就由他動手術吧。



最近讀過一本關於長跑的書,感動程度是近年罕見。我讀書的態度可以用「濫」來形容,在投資上做不到的Cut Loss And Run,在讀書上發揮得淋漓盡致。我「讀過」的書,一大部分可拿回書局賣亦沒有人察覺到是二手書。買了 Christopher McDougall 寫的 Born To Run 不到一年時間,書身貼滿了 Post-it,筆記散布書中多頁,但我仍覺得自己未讀完這本書。

第一次讀這本書,到尾聲的時候特意拖慢,不捨得讀完;讀完之後告訴自己第一遍讀得不夠透徹,要重讀。這本書怎看也算不上巨著,頂多形容作者文筆流暢,勝在內容豐富,特別觸動到我這類熱愛長跑的人。替這本書寫書評,我暫時未有足夠信心,讀多幾遍再作打算。我被書中其中一個人物徹底感動,這幾個月來引領我走進這個人的世界 — 他是捷克長跑英雄沙道柏(Emil Zatopek)。

介紹沙道柏出場的人,是六十年代澳洲長跑手奇勒 (Ron Clarke)。奇勒在六十年代中期的中長距離長跑比賽所向披靡,成為澳洲的體壇英雄,但澳洲人對奇勒仍不滿意,因為他從未贏過國際大型比賽冠軍,所有澳洲人寄望奇勒在1968年墨西哥奧運會贏得金牌。在一萬公尺決賽,奇勒不適應高山氣候,使他敗陣而歸。奇勒賽後情緒低至極點,他知道回國後須面對國人的冷嘲熱諷,他想找一個人傾訴,而這個人就是沙道柏。沙道柏在奇勒心目中是不敗的長跑英雄,回澳洲前他去捷克探望退休多年的沙道柏。

1968年的時候,捷克是共產鐵幕國家,沙道柏跟奇勒見面受到捷克政府監視。在機場道別的時候,奇勒看到沙道柏偷偷把一個小包裹放進他的行李。臨走前沙道柏大力擁抱奇勒,只講了一句說話︰「這是你應得的」(Because you deserved it)。

奇勒以為沙道柏想透過他偷運一些政治訊息出境,於是他一聲不響,到飛機遠離捷克領空才敢把包裹打開。包裹中不是政治訊息,而是一面奧運金牌,是沙道柏在1952年赫爾辛基奧運贏取的一萬公尺金牌。

奇勒最沮喪無助的時候,沙道柏把自己一件寶貴的東西無條件送給奇勒(這是1968年,一窮二白的捷克,生活情況跟1968年的中國分別應該不大,當時沙道柏的職業是礦場倉務員),是因為沙道柏認為這是奇勒應得的,奇勒是沙道柏眼中的冠軍。奇勒回憶起沙道柏,形容沙道柏對生命的熱愛,對人的友善,投射到言行上,特別是他跑步的每一步中,他未見過一個比沙道柏更偉大的人。

Born To Run的主旨是嘗試尋找世上究竟有沒有完美長跑者 (Natural Born Runner),作者最後在墨西哥一個偏僻部落找到。作者在書中提及沙道柏,是因為他找到這個部落前,沙道柏可能是歷史上出現過最接近完美的長跑者。所謂完美長跑者,除了體格、速度、心理質素等,還包括一個抽象的條件,就是懂得去愛—愛生命、愛跑步、愛惜自己和他人。

大家不要弄錯,Born To Run不是宗教或心靈小品,作者希望指出跑步被科學家和運動教練研究至幾乎無可研究,運動員身體上和心理上的每一個細節都被分析再分析,但我們仍不滿足,對於一個完美跑手的應有條件,好像仍欠一點東西,而這點東西可能是抽象的愛。或者,奇勒對沙道柏的評語並不流於感性,但其實他一矢中的︰沙道柏把他對生命的熱愛放在他的每一腳步中,助他戰勝一個又一個速度上的挑戰。

作者沒探討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究竟沙道柏是一個偉大跑手,所以他懂得去愛,抑或是他懂得去愛,所以他是一個偉大跑手?

讀到這裏,我知道自己一定要去認識沙道柏。要選史上最偉大的長跑運動員,沙道柏必榜上有名,他在1952年赫爾辛基奧運會贏得五千公尺、一萬公尺和馬拉松三面金牌,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沙道柏鼎鼎大名,可是關於他的詳細資料,特別在英語世界不多,而且不容易找到。有關沙道柏的資料,多數是基本的生平資料、大賽成績及他的一些金句。出現這情況,原因是他生在一個坎坷年代、一個坎坷國家。 (二之一)

編按 更多有關沙道柏的事迹:他如何智勝狡猾的英國馬拉松對手;令人難忘最後一次在跑道的一刻;他是如何埋沒在蘇聯鐵腕治東歐下的「紅塵滾滾」……這要留在下周交代。

撰文:蔡東豪 Tony Tsoi / 2010.2.20 逢星期六刊於《信報》

1 comment:

  1. Tony, 介紹你也讀 村上春樹 的 「關於跑步」。祝健步如飛!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