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September 21, 2012

耐人尋味

早前本欄提及美國副總統候選人瑞安(Paul Ryan),說錯馬拉松完成時間,還未確定他是記錯或講大話,立即遭跑步界圍攻,可見跑步者痛恨造假。最近在《紐約客》看到關於一個馬拉松造假的故事,內容耐人尋味,最令我驚訝,是跑步者追尋真相的精神,這份堅忍力,跟跑馬拉松不遑多讓。

這件美國馬拉松界大事件的起點是偶然,一個大學教授2010年暑假參加一個位於蒙坦那州的馬拉松,教授以2小時47分完成,在千多名參賽者中排第四,在40歲以上組別排第一。教授經常參加州內比賽,對於對手實力有一定認識,大部份熟口熟面。教授研究組別成績,他記得超越第三名選手,第二名選手是陌生人,叫列頓,教授記不起在比賽期間見過他。

跑手造假 教授揭發
馬拉松比賽有兩個完成時間:大會時間和晶片時間,晶片是縛在鞋上的計時器,近千人參加的比賽,參賽者可能跑幾分鐘後才到達起跑點,因此最公道完成時間是晶片時間。教授比賽過程中見不到列頓,是有可能。
教授暑假得閒,上網搜尋這個陌生人。在美國,網上有很多關於馬拉松的資料,近年很多運動攝影發燒友,把拍到的比賽相片,連同時間放上網,這個只有千多人參加的比賽,剛巧也有大量相片,教授翻閱相片,大部份參賽者都有幾次入鏡機會,但列頓只在終點出現,沿途無一張相影到他。
教授着了魔,沉迷於搜尋關於列頓的資料。列頓48歲,過去10年參加過最少25個馬拉松,完成時間越來越好,近年成為三小時以下跑手,以一個中年業餘跑步者來說,這是了不起成績。教授希望從其他比賽的相片找到多點線索,但從找到的相片,都只在起點和終點見到列頓,從未在途中影到他。還有,列頓永遠在25分鐘後過起步點,對跑得快的跑步者,願意困在人群後面,不大正常。

過程動機仍是一個謎
教授的第一個突破,是接到另一個比賽職員的電話,職員解釋有參賽者提出抗議,指賽道窄,無可能列頓成績快過他。職員查過幾個列頓有份參加的賽事,覺得有疑點,發現在蒙坦那馬拉松,教授和列頓的成績相若,想知道教授有否見過列頓。教授知道他不孤單,這不是他一個人的偏見。
這件事在跑步界曝光,像山火燒得又快又遠,跑步者在網上發起起底行動,列頓成為跑步界過街老鼠。群眾在網上找到更多關於列頓的資料,確證教授的懷疑,從未有人沿途影到列頓,唯一一次影到,是他在30公里穿長褲在行。三小時完成者不穿長褲也不會行!

馬拉松界由懷疑到認定列頓是騙子,但問題是,他為何要這樣做?他參加過的馬拉松包括如波士頓安排嚴密的大賽,他要造假不是易事,要計劃,要資源,可能要其他人幫手,他怎樣一次又一次造假?至今無人能提出真憑實據。各位讀者,賽道沿途多個地方設晶片感應,他每次都有紀錄,他是怎樣行事?

資料來源:Marathon Man,《紐約客》,86日。


蔡東豪  逢星期五刊於《蘋果日報》金融中心版

1 comment:

  1. maybe:
    i)將晶片貼在較強的跑者身上
    ii) 將晶片duplicate 幾個.
    iii) 叫hacker 將record 更改.
    iv) twins?
    v) 只在開始時出現, 中段搭車, 尾段時才出現. 中途的checkpoint 搵人用duplicate check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