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pril 10, 2010

第三個人


體育雜誌Sportsoho約訪問,題目是毅行者,我欣然赴會。據我所知Sportsoho是一本創刊不久的體育雜誌,雜誌和網站都辦得很有心,同樣朝氣勃勃,讀者中已聚集了一群包括筆者在內的體育愛好者。今時今日的香港仍有有心人去辦雜誌,兼且選擇廣告收入和讀者數目有限的專題,我心存敬佩,定會用心用身去支持。全世界只有香港是手表雜誌的數目比體育雜誌多。

跑步令人思考

訪問當日,雜誌社派了三人出席,包括記者、攝影師和雜誌社代表,據聞這代表(下稱為「第三個人」)也曾參加毅行者,他希望跟我交流一下,我當然高興,坐下來一起談。談一個我喜愛題目,總是時間飛逝,當談到最近兩年我參加毅行者增加了對時間的要求,近一年更加入跑步訓練,「第三個人」搭嘴︰「我都估到你最近一定有積極跑步,我覺得你近來對毅行者,甚至對人生有這麼多想法,是因為跑步。跑步令一個人多思考。」

「第三個人」這番話說得真好,最近我的確對自己和身邊的人特別有感覺,開始寫這專欄和寫網誌便是例子,以前人家怎邀請,多寫一個字也千萬個不願意。「第三個人」續說︰「我看你的體重應該輕了約10%,不過人卻比以前精神。」

他這幾句話點中了我的穴道,一時之間不知怎回應,支吾以對。訪問結束,我腦海裏不停地轉︰過去幾個月,我的體重真的輕了10% (過去二十年我體重的Variance 不超過2%),他怎知道我體重輕了?跟我素未謀面這「第三個人」,莫非以前在哪裏見過我?就算見過,他怎會記得我以前幾肥幾瘦,跟現在比較是瘦了?我的朋友也不是每一個察覺到我瘦了,「第三個人」究竟是誰?

瘦了一個碼

我瘦了這件事其實一直困擾着我。一個成年人體重在一段短時間急降,通常表示這個人…… 我不敢多想。有些朋友察覺到我瘦了,問我的時候我總是以工作忙輕輕帶過,不願多談。太太覺得我瘦了「一個碼」,不停囉嗦,要我多吃東西,要我找出原因。

我不是諱疾忌醫的人,甚至算是貪生怕死,有些少不妥便立即睇醫生。我真的不覺得自己有事,覺得一切不錯,感覺精神比以前還好了。但體重急降,褲都要買過,又找不出原因,心裏是有點不舒服。

訪問之後我一直在想,這「第三個人」除了身份可疑,難道他知道一些我不知道的東西?想了一日,我終於忍不住,我打電話到雜誌社找「第三個人」。

「Tony,原因很簡單,你從一個玩下玩下的運動愛好者,變成了一個運動員。」

「第三個人」解釋我參加了十年毅行者,頭八年對時間沒有特別要求,身體狀態和體形不會有大變化。但最近兩年對時間有了要求,操得勤,兼且近日積極練跑,體能消耗量一下子提高,當持續一段時間後,身體狀態會出現變化,體形也隨之改變。「第三個人」的意思是,普通運動愛好者和運動員之間有一道鴻溝,大部分人永遠不會跨過,而跨過的人可感受到運動員的苦與樂。

我仍不滿意,問︰「你怎知道我輕了10%,你以前在哪裏見過我?」

「第三個人」答︰「我未見過你,從普通運動愛好者變成運動員,體重輕10%是十分正常。我做體育雜誌,每日見許多運動員,運動員的「瘦Look」跟普通人的「瘦Look」不同,而且在訪問中,我留意到你雙眼有神,反應快,你瘦了但人應該精神了。」

最近幾個月,不論練山或練跑,時間進步了不在話下,感覺上腳步輕盈了,跑的時候有一種說不出來Free的感覺,莫非這就是運動員的日常感覺?我從未想過自己可以做一個運動員,我明白運動員也分很多層次,即使我「升呢」成為運動員,也是運動員中的嬰兒班,但做過即使是剎那光輝也是開心。

最開心的是,我打電話俾太太︰「老婆,我無……」。

註 「第三個人」是運動界老行尊,日後我會多向他請教。用「第三個人」來形容他全無貶意,原因是近日我腦海裏不停出現The Third Man這套電影的影像。我在維也納參觀了The Third Man博物館,對我的思維衝擊很大,會另文詳談。

撰文:蔡東豪 Tony Tsoi / 2010.4.10 逢星期六刊於《信報》

2 comments:

  1. This comment has been removed by the author.

    ReplyDelete
  2. ello, if we think back before our first trailwalker days, a trailwalker is a crazy human being... haha.

    and now with ur regular running, when sports is part of daily life, that is definitely moving into the life and mind of a athlete. which i think is why the 18 hour mark really further separates the "men from the boys". 20 hours is possibly doable with good hard training (though we are not even there) - 18 requires extreme, mind-destroying/strengthening, intense training.

    after taking some rest post-marathon, actually, the thought of trying to even go sub-20 this year is quite worrisome... time to start again soon!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