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ly 20, 2013

跑步的鐘



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慘劇,觸動全球跑步界,恐怖活動襲擊馬拉松,跑步者又憤怒又心痛。相信很多人即時反應跟我差不多,明年我要參加波士頓馬拉松,以跑步作支持,不向惡勢力低頭。

馬拉松跑手都知道,波馬不是所有人具資格參加,比賽預設 qualifying time。我隱約知道,以我的年紀和完成時間,距離參賽資格甚遠。興之所致,上網查波馬 qualifying time,原來我年紀組別(45 49 歲)的 qualifying time 3 小時25 分。年紀越大,時間越長,不過也只是每五年加五分鐘。想着 325,腦裏一片空白,明年跑波馬當然是空談。

波馬以 qualifyingtime 來限制參賽者數目,有它的道理,同時製造出矜貴形象,不過我對跑步和時間之間的關係,有一些看法。跑步最美麗的地方,是有個鐘,鐘顯示時間,肯亞冠軍和我都是望着這個鐘,「跑步的鐘」的特點是劃一。

今時今日,劃一對我來說,是很重要,世界越來越混濁,甚麼是對錯,甚麼是正確,我有時弄不清。特別是香港人,這一兩年特別難受:「我無講過無僭建 」,「板間房不是劏房」,牛丸無牛肉……但我可以百分百信賴「跑步的鐘」。

時不我與 卻不灰心

「跑步的鐘」之時分秒,解釋故事的全部,內藏故事的橋段和轉折位,所有高低起伏都在時間中。故事怎離奇怪異,最後都有一個所有人能明白的時間。

我喜歡年輕這兩個字,因為我曾經年輕,因為我有時仍感自己年輕,因為我偶爾做出年輕才會做的事。年輕應該包含自負的含意,想做就去做,肯做便有可能做到。告訴年輕人要有耐性,為將來設想,作長線投資,這通通是徒然的。世上很多事情不可能用把口講,需親歷其境地體驗,未試過,就是不知道,或者不願知道。「跑步的鐘」是經驗的證據。

「跑步的鐘 」誠實的告訴跑步者,時間在飛逝,或直接一點,時不我與。以前,這段路 25分鐘跑完,今日跑 30 分鐘會喘氣,我知道這是鐵一般事實,「跑步的鐘」不騙人,騙人的通常是自己。

「跑步的鐘 」提醒我面對現實,年老過程不一定是痛苦,只要我學懂接受。接受過程可以是溫柔的,因為我接受這是必然之路,我知道 PB(個人最佳時間 )是過去,我曾做過,並以此為傲,但今日我不是以超越青春為目標。

「跑步的鐘」提醒我,雖然不能成為一個更快的跑手,但我可以成為一個更好的跑手。我懂得甚麼時候可放縱自己,懂得大部份時間量力而為。年輕跑手會嘲笑我,這是阿 Q 精神,但我會以微笑作答:「你第日就知。」以年齡劃分的比賽,我不大習慣,例如波馬的分齡時間,或比賽中另設的「先進組」(或稱元老組)。我只有一個「跑步的鐘」,我看見它就在牆上,它的時分秒就是我的跑步故事。時不我與,但我不感灰心,因為我仍在跑。


蔡東豪  刊於蘋果日報,金融中心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