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October 09, 2010

有啲嘢

開始跑步的原因通常跟健康有關,大部分人跑步是因為想強身健體,我開始跑步也跟健康有關,不過過程有點曲折。去年訂下毅行者「轉字頭」的目標,完成時間由2字頭轉至1字頭,在備戰最緊張的時候患病,須服用大劑量類固醇,醫生強烈反對我在荒山野嶺通山跑,因為大劑量類固醇有可能影響身體機能,有事發生時呼救無援。聽完醫生的一番話,我想到麥理浩徑多處地方確實交通不便,有些地方接收手機訊息微弱,自己也擔心起來。

醫生冇話不准運動,只警告我不要谷得太厲害及不要跑山,於是我另謀對策。練一定要練,就集中練心肺機能,我開始跑步。我要找一條全香港最安全的跑道,大吉利是,有什麼事發生,即刻要有人發現及救護人員可以最快速度到達。我找到寶雲徑,這條路大部分時間都有人跑步,有多處出口,加上自己的偏見是,這裏多有錢佬,有事起來救援速度會特別快。我在寶雲徑學上及愛上跑步,出發點是滿足醫生的要求。

開始跑步有一個原因,一直跑下去通常有另一個原因。跑了一段時間之後,當初跑的原因很可能已不再成立,跑步不自覺地變了一頭自己也可能認不出的動物。一星期兩三次,每次跑三十分鐘已足以強身健體;當愈跑愈密愈多,跑步的動機已變質。

跑步很可能演變成挑戰自己的工具,總之要愈做愈好,不停地尋求進步。跑步或演變成煩亂生活中的安全島,只有跑步的時候才找到寧靜和安全感。跑步或演變成維繫自信的重心,我跑故我在。總之,跑步的感覺變成「有啲嘢」,這些嘢未必能準確地形容,感覺到但說不出來,總之知道是與別不同。

科學不容易解釋這些嘢,因為科學講求因果,一件事發生,通常由另一件事引起,中間存在一個觸摸到、計算到的因果關係。跑步令人興奮,減低情緒病發作,科學家當然知道,最難解釋是「點解」。我接觸過不少運動科學文章,跑步時腦部產生的安多芬是興奮源頭,但單把安多芬注入身體,成效差強人意。科學家一定不忿氣,繼續研究跑步和情緒之間的關係,希望找出科學性的解釋,我不看好科學家的研究會成功,因為跑步「有啲嘢」。

我相信我估到這些嘢是什麼,我跑是因為我想跑。科學當然解釋不到這邏輯,因為這是一個Circular的邏輯,兜兜轉轉,一走入去即打困籠。

假如跑步的原因是挑戰自己,這過程始終會到盡頭,達到目標後激情轉淡,又或者自己承認目標不可能達到,這顆跑步的心便冷卻下來。有明確目標的動機始終有完結點,但跑步對許多人來說卻是一件有開始冇完結的事。我想到的原因是,跑步是一個循環不息的過程,跑是因為想跑,想跑是因為在跑,在跑是因為……。科學家不停研究,不停碰壁,跑步者則興奮地不停跑。

倒數七星期:毅行者將近,每星期報道S05精B操練實况。上星期日練「小雙坳」,四至八段,針山前速度滿意,上針山氣溫太高,有隊友冧咗,立即變陣,不理時間,志在完成,尾段享受傳說中最完美的完成方式:揸乾最後一滴力,以高速完成。今個星期日練頭50K。

撰文:蔡東豪 Tony Tsoi / 2010.10.9 逢星期六刊於《信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