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ugust 14, 2010
母愛
大浪西灣事件發生後,KK陳國強立即打電話給我,告訴我一群毅行者將會在兩周後安排一個座談會討論這件事,我一口答應出席。到了座談會當日,大浪西灣事件已發展至魯連城暫時停工,坊間已發表很多論點,政府也終於表態。座談會如期舉行,不過氣氛從激情憤怒轉為冷靜憤怒。
魯連城樂園的入口處有一個麥理浩徑的座標,毅行者在操練和比賽時都會經過這段路,對大浪西灣一草一木瞭如指掌,魯連城想不到他觸怒的包括毅行者社群,我估計這社群人數約幾萬人。毅行者舉辦了二十八年,唯一未變過的,就是麥理浩徑這條賽道。神主牌被人郁,毅行者一呼百應。座談會當天,我的心情已起伏了多遍,激情不再,剩下的是反思,我的發言也是環繞着反思。
觸動港人神經
為什麼群眾在大浪西灣事件上能夠取得到成果(我不敢形容為勝利,因為樹和草已不見了),即使可能是暫時性?Facebook幾日內集結幾萬人的話題我相信有不少,但大部分無疾而終,大浪西灣事件卻發出巨大而有力的聲音。政府對於一些棘手問題,大都採取視而不見,少理少錯的態度,應付群眾的不滿聲音,已練成一套聾耳陳神功,幾嘈都聽唔到;話雖如此,政府也急急做嘢。地產商之財大氣粗不在話下,犯了例也聲大夾惡,況且魯連城可能不覺得自己犯例,更加是睬你都傻。大浪西灣事件群眾取到暫時性成果,不是Norm,是Exception,這Exception是什麼,這是我在座談會的課題。
大浪西灣事件觸動香港人的神經,這條神經貫穿不同年齡、性別、收入、社會地位、政見的香港人。毅行者這群狂熱分子關心大浪西灣是可以理解,但關心這事件的人真的乜人都有,例如有錢佬。有錢佬大都討厭民粹掛帥的群眾,認為這些人搞亂香港,阻住佢哋發達,但原來有一些事情,連面皮幾尺厚的有錢佬也頂唔住。這幾個星期不少有錢佬跟我談論這事件,鼓勵我去做點事(精人永遠是出口),然後不免談論塊地點解千六萬咁平。
廢話中的廢話
遇上保育問題,政府例必搬出「在保育和發展之間找出平衡」這廢話作擋箭牌。這句「在XX和XX之間找出平衡」是廢話之中最廢,講咗等於冇講之同時,最大鑊是彷彿解決了問題,不幸地這廢話之中廢話,近年不停出自政府高官和企業高層口中。這次連政府也不敢搬出這句廢話,只是不停解釋政府做到的事情不多。
我公司同事是香港社會微型橫切面,背景參差,跟他們談起這件事,幾個人異口同聲,他們年輕時去過大浪西灣遠足或露營。大浪西灣代表香港大自然之美,而大自然是屬於每一個香港人,香港人對大自然都有着一份情,不管是現在或過去式,而這份情是深刻的。
香港可愛的地方是它不夠和諧,各有各意見,兼且所有人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乜都拗得一餐。一些以為是普世價值的問題,例如民主,在香港竟然有各層次的爭論。在大浪西灣事件,香港人卻發現大家不自覺地走在一起,全民聲討魯連城,冇得拗。
香港人對大自然的情甚罕有,這份情沒有分化香港人,反而把香港人連在一起,我們要好好利用這份情,藉着大浪西灣事件,警告地產富豪搵食行遠啲,確保大自然可世代流傳。在座談會上,我忽然想另一份冇得拗的情,一提起,連香港人也會肅靜,叫母愛。
撰文:蔡東豪 Tony Tsoi / 2010.8.14 逢星期六刊於《信報》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