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馬拉松創辦42年,從未間斷,即使911襲擊,也不能動搖紐約人對這盛會的支持。這不是普通運動比賽,
紐約人視之為紐約的光榮。
11月颱風桑迪重創紐約,造成嚴重損傷,市長彭博最初堅持賽事會照常舉行,
但最後一刻卻作出取消決定,引來激烈爭論。爭論過了一段時間,
值得重溫取消馬拉松的決定。
遇到天災,應否繼續舉行一早安排好的大型活動,正反兩邊旗鼓相當。正方的態度是,天災奪去財產,
但不可奪去市民的自信,在天災過後,照常舉行活動,
正好起了團結的象徵,給世界看,城市士氣沒被天災擊倒,
市民已振奮地開始重建。反方指救災工作仍在進行,
此時消耗人力物力去玩樂,不單是錯配資源,
更加是對死傷者家庭不尊敬。
紐約馬拉松是全球最大型馬拉松賽事之一,5萬名選手參加,沿途觀眾逾
2百萬人。桑迪過後,主辦單位高調宣布賽事會照常舉行,並得到彭博市長支持。
這時候當然出現强烈反對聲音,
特別是賽事會去到一些受風災影響最大的地區,
救災工作仍如火如荼。主辦單位和市長認為,
馬拉松是向全球展示紐約堅忍精神的好機會。
可是,反對聲是太大了,比賽前不足48小時,主辦單位宣布取消賽事。
來自海外和其他州份參賽者不少已抵達紐約,收到取消的消息,
無癮至極。從本欄長寫長有可見,跑步者除了跑得,也
Talk得,一場大辯論開始。
首先,講錢。紐約馬拉松報名費有不同級別,平均250美元 (最貴是350美元),主辦單位一向有明確「不回水」政策。取消後,主辦單位立即表明不回水,
並拒絕容許今年參加者把報名費用於明年賽事,
只承諾今年參加者肯定可參加明年賽事。紐約馬拉松是一盤大生意,
主辦單位不能接受零收入。可想而知,參賽者又無得跑,
又無得回水,不滿情緒高漲至沸點。
這事件無得收科,主辦單位和市長被鬧至體無完膚。然後一班「危機管理專家」走出來,指處理手法太差勁,
主辦單位低估了反對聲音,不應一早宣布照常舉行,天災過後,
主辦單位需要時間審視形勢,公眾會理解,主辦單位太早表態,
把自己困死。至於市長,刻薄的紐約報章指,他是工程師
(彭博大學就讀工程),不是政治家。
這件事對我有甚麼教訓?答案是無教訓。跑步者不想牽涉入主辦單位的難處,心態是,難處人人有,
跑步者為馬拉松付出的,大至別人沒法想像,跑步者沒怨天尤人,
因為是自己選擇。主辦單位選擇舉行馬拉松,
不管是為錢或為宣傳城市,應具備相應的應變能力。
總之主辦單位和跑步者各自做好本份,唔好講咁多嘢。
蔡東豪 刊於蘋果日報,金融中心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