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力運動近年風靡全球先進城市,不同組織舉辦林林總總的長跑、 超級長跑、鐵人賽等,任君選擇。這麼多人參與長跑, 很容易得出一個假設,是成績越來越好。我最近看到一個數字, 嚇了一驚,以為看錯,馬拉松平均完成時間,比 30 年前慢了 40分鐘。細想長跑越來越普及化,越跑越慢其實是理所當然。
越跑越慢是因為參加者數目多了許多,30年前, 長跑是小撮發燒友的愛好,參加比賽的人都是非常認真的跑手, 這些人跑是為了成績,成績當然好。 30年前馬拉松跑不到三個半小時,可能稱不上跑步者。過去 30 年,長跑最大變化是,變成一項老幼咸宜的運動,而「參與」取代「 速度」,成為運動的精神所在。
近年參加過長跑比賽的人都會留意到,參賽者不一定鋼條運動型, 這些人外形燕瘦環肥,甚麼背景都有,而他們有一個共通點: 全部興奮地投入長跑。以六小時完成馬拉松的人, 操練過程同樣認真,享受長跑滋味跟其他人相若, 唯一分別是成績的快慢。
曾經參與 已是冠軍
推動長跑最成功之處,是把速度從長跑中拿走。長跑者不一定要快, 決定長跑者的身份,不是速度,而是長跑者曾經參與。 對於普羅長跑者最入心入肺的金句是:「奇蹟不是我完成比賽, 而是我有勇氣踏出第一步。」
以前,長跑者目的是為了競賽,怎樣從長跑中把自己能力不斷推前, 感受速度的快感。次一級長跑者為健康,或為減磅, 都要按照某種可量化程序訓練,一步步走向目標。 新一代長跑者為精神目標,例如長跑令他們感到自己存在, 或藉着長跑測試自己的心理極限, 或結識到一群精神需求跟自己相若的人。
訪問這些「精神派」長跑者,他們跑的原因, 是長跑給予他們一些重要價值。這些長跑者不大計較完成時間, 因為參與本身已是成就,能夠完成比賽便是他們心中的獎牌。 這些長跑者參與的原因,是可能自己曾大病, 以長跑來證明自己身心康復,也有人為離世親人,以跑作紀念。 和一眾跑手站在起跑線,代表勝利。
不論是三小時或六小時完成馬拉松的長跑者, 都不覺得長跑是一種簡單的興趣,因為長跑對他們的意義深奧得多, 以興趣形容,太膚淺。對長跑者,長跑是關於精神層面, 沒有人可把精神從長跑者身上拿走。六小時完成馬拉松的長跑者, 覺得自己是貨真價實的耐力運動員, 因為他們同樣曾經付出過和享受過,而這種感受獨一無二。
耐力運動全球流行,最精明之處,是把競賽和速度脫鈎。你參與過, 你就是冠軍。
越跑越慢是因為參加者數目多了許多,30年前,
近年參加過長跑比賽的人都會留意到,參賽者不一定鋼條運動型,
曾經參與 已是冠軍
推動長跑最成功之處,是把速度從長跑中拿走。長跑者不一定要快,
以前,長跑者目的是為了競賽,怎樣從長跑中把自己能力不斷推前,
訪問這些「精神派」長跑者,他們跑的原因,
不論是三小時或六小時完成馬拉松的長跑者,
耐力運動全球流行,最精明之處,是把競賽和速度脫鈎。你參與過,
http://youtu.be/gzZ3Tq9Gck4
ReplyDelete有誠意的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