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ne 22, 2012

身體與我


行山者須生活有規律,才可以行更多的山。

一場 NBA比賽結束,記者截停一名球員作簡短訪問,這類訪問內容通常空洞,講完等於無講。該球員早前受傷了一段時間,這場賽事是久休復出。記者問:休息有否影響表現?球員答:操練的強烈程度不能跟比賽相提並論,休息幾個星期的影響,是失去部份肺部容量,比賽時走上走落,他要孭上氧氣債。缺氧會影響腦部和身體的協調,因此,射球準繩度下降。球員強調這是小問題,三幾場比賽後,他的肺容量會恢復。

30
秒的訪問,有兩項出人意表的發現:一、我們稱球員為波牛,大部份學識低,這位球員在30秒內有條理地提供有意思和具邏輯的資料,提出氧氣債和射球準繩之間因果關係;二、這位球員對自己的身體有科學的認識──大部份球員會賴「手風唔順」。

運動員用科學管理身體
用科學態度了解自己的身體,是運動的重點,頂級運動員認真地以科學管理自己的身體。運動員的態度一定要科學,因為希望從科學實證中掌握到客觀的進步方法。對於頂級運動員,表現好壞不可能是關於運氣。

對於非職業,但希望認真一點的運動員,他們也可從運動的科學實證中找到進步方法。了解自己身體對所有運動員同樣重要,我甚至認為從運動中觀察自己身體變化,是運動的樂趣之一,我便是人辦。愛上運動之前,我跟大部份人一樣,對身體的認識一知半解,謬誤多籮籮,有問題時藥石亂投,糊裏糊塗地生病,糊裏糊塗地復原。那時候對我來說,身體是一件神秘的東西。

愛上運動後,我發覺運動是一個實驗場,因為運動提供大量數據作分析。以跑步為例,跑同一個路程,前段跑快一點或連續兩日跑,完成時間會否有差別?前一日飲了酒或多吃了,會否影響成績?有些少好奇心的運動員,可以從運動中多了解自己身體的運作,根據論點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客觀數據。

最需要了解身體,是受傷的時候,怎樣引起受傷?甚麼情況最痛?休息多久才可痊癒?受傷是了解身體的重要時刻,因為受傷後運動員感到不安,希望早日康復,這段時候發生的事情特別深刻。經過幾次受傷,運動員對身體累積寶貴的見解。為了避免受傷和加快痊癒時間,運動員一定要清楚身體運作,相信凡事有因,受傷不是天意。

越喜愛行山 生活越規律
一個行山前輩曾對我說,喜愛行山的人,是叻人,他這句話不是隨便講,其實甚科學。他的意思是,行山前睡得不好,吃得不好,上山時立即感覺到。為了行山,行山者須在生活中加入紀律,行山越多,生活越規律。懂得為身體而過檢點生活的人,當然是叻人。

頂級運動員經常花天酒地的例子不多,本地娛樂版見到甚麼爆房、夜蒲的運動員主角,離頂級甚遠。球隊班主看不起這些人,不是因為他們影響球隊形象,而是因為他們戇居,不懂得照顧自己身體,一世做不到頂級運動員。

蔡東豪 2012.6.22 逢星期五刊於《蘋果日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