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February 27, 2010

偉人跑手坎坷一生


註:續上星期的故事。

沙道柏(Emil Zatopek)生於1922年,十六歲離家,在一家鞋廠工作,工廠體育教練發現沙道柏具跑步天分,安排他成為運動員,不出幾年時間,他輕易贏得捷克所有長跑比賽。沙道柏最當打的時候,被二次大戰打斷,二十六歲才首次參加1948年倫敦奧運會,在五千公尺贏得銀牌,一萬公尺贏得金牌。從1948到52年,沙道柏勝出差不多所有中長距離比賽,是歐洲最有名的運動員之一。

1952年赫爾辛基奧運會,沙道柏輕易贏得五千和一萬公尺金牌,在最後一刻決定參加馬拉松。沙道柏從未參加過馬拉松,他的戰略簡單︰緊隨世界紀錄保持者英國跑手彼德斯 (Jim Peters)。首十五公里彼德斯為了擺脫沙道柏,加快了速度,沙道柏緊隨彼德斯的每一步。沙道柏輕鬆至逗彼德斯談話,他問彼德斯,他們跑得太快抑或太慢,彼德斯告訴沙道柏,他們跑得太慢,以為這樣就可以誤導沙道柏,進一步消耗沙道柏的體力。沙道柏聽罷彼德斯的說話,一聲唔該,絕塵而去。彼德斯因前段跑得太快,後勁不繼,不能完成比賽,而沙道柏則以破世界紀錄的時間贏得金牌。

擁抱勝金牌

馬拉松是奧運會閉幕前最後一項比賽,除了現場觀眾,場館內還有所有參賽運動員。沙道柏進入場館跑最後一圈,全場觀眾和運動員情緒高漲至沸點。沙道柏衝過終點,被人抬起繞場一周,抬起他的不是捷克隊友,因為他們走得不夠快;抬起沙道柏的是牙買加的短跑接力隊隊員。奧運會在沙道柏偉大勝利的氣氛中結束。

1956年沙道柏最後一次參加奧運會,當時他已經三十四歲,狀態走下坡,在奧運前幾個星期還動過手術。沙道柏未能在這屆奧運會贏取獎牌,而這屆馬拉松的金牌得主,是阿爾及利亞籍法國選手美蒙 (Alan Mimoun),這是他的第一面金牌。美蒙曾奪得三面奧運銀牌,三次都是屈居於沙道柏,他被稱為「沙道柏的影子」。美蒙衝過終點後沒有離去,一直站在終點,他在等沙道柏。沙道柏幾分鐘後衝線,排名第六,美蒙興奮地告訴沙道柏︰「我贏了!」沙道柏把帽子脫下,向美蒙致敬,然後擁抱他。美蒙多年後回憶這往事,他說沙道柏這一擁抱比金牌更珍貴。

在捷克,沙道柏無人不知,退役後理應可憑着他的國家英雄身份,即使不致飛黃騰達,至少可生活得舒適一點。二戰後,捷克是蘇聯魔掌下的共產鐵幕國家,假如用一種顏色來形容一個國家,戰後的捷克是灰色。捷克被極權政府統治,國家經濟不濟,生產力崩潰,人民被迫活在愚昧和窮困的共產環境中。

1968年捷克出現「布拉格之春」,部分捷克人計劃改革政權,沙道柏高調支持黨內民主派。蘇聯迅速用坦克瓦解這場改革運動,沙道柏被共產黨除去黨籍,之後先被貶去掃街,然後被放逐去鈾礦做倉務員。沙道柏的下半生就是在一片灰暗中度過。雖然捷克在蘇聯解體後脫離共產制度,但有關於沙道柏的消息仍不多,只知道捷克總統哈維爾替他平反。這時候的沙道柏已進入晚年,他於2000年去世。

活得有尊嚴

一個熱愛生命、熱愛跑步的人,不會因為不再在高水平競賽而失去生命動力,奧運會生涯以外的沙道柏是一個怎樣的人?

原來這是一個不少人感興趣的問題,最近我終於找到一本關於沙道柏生平的書,是法國作家Jean Echenoz寫的小說Running(剛出版英譯本,亞馬遜有售)。作者混合歷史和小說的寫法,編織出沙道柏的一生。在他的想像中,沙道柏雖然被共產政權壓制,但他盡量活得有尊嚴,捷克人民也盡力保護這位國家英雄。沙道柏被貶去掃街的時候,四周圍的人一是幫他倒垃圾,一是站立向他致敬。在作者筆下,沙道柏愛捷克,從未想過背叛他的國家,隨遇而安至終老。

顯然我們對沙道柏的認識不多,不過,關於他的大小故事卻無處不在。或者他熱愛生命的感染力太強,一代又一代的運動員不忘把他的一切流傳下去。

不過,沙道柏的跑姿是最佳反面教材,他所有動作都是錯的,他跑步時面部表情似是背上被人斬了一刀。沙道柏對批評的回應是︰「當跑步賽例放棄速度改為美感,我會考慮改變跑姿,否則我會繼續專注跑步速度。」

(二之二)

撰文:蔡東豪 Tony Tsoi / 2010.2.27 逢星期六刊於《信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